第228章 土地性质(1/2)

方青菲和孟启平的事都是小插曲,李东没有投入太多的精力去关注。现如今,配送中心和远方大厦才是李东的重点。远方大厦还好,地皮已经拿下了,盖楼的事拖一拖也没太大关系。配送中心却是不能拖了,截止到现在,远方正在营业的门店和在建的门店,已经将近七十家。到明年的话,这个数字可能还会再大幅度增长。从选址到投入使用,这其中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时间,远方不能再等下去了。没有独有的物流体系,对远方而言是个巨大的威胁,也是一种限制。10月底,李东和南郊区政府进行了会面。涉及到两个亿的投资,南郊区政府也颇为重视,区长孟庭柱亲自和李东进行了会谈。第一次会谈,李东失望而归。南郊政府虽然给出了不少优惠政策,可显然没能达到李东的要求。尤其是土地这一块,南郊政府给出的政策甚至还不如瑶海。第二天,远方就启动了和瑶海区的谈判。这下南郊政府有些急了,不到一星期,南郊区政府再次和远方进行了二次谈判。这次谈判,南郊区政府不再是以孟庭柱为主,而是平川常务副市长张云龙带队。对平川市政府而言,不管远方在哪个区投资,都是平川的政绩。可这不代表市领导们没有倾向,南郊经济发展不如瑶海,这些年一直拖市政府的后腿。要是远方能将配送中心建在南郊,很有可能盘活南郊的经济。张云龙今年五十多岁,气质很儒雅,和瑶海的胡四成有点相像。李东对张云龙不陌生,前些日子远方捐款的时候,几次捐款仪式都是张云龙主持的。当然,张云龙还有另一个身份更让李东重视,张青的父亲。李东和张青关系不算融洽,对张云龙也是保持一种既不亲近也不疏离的态度。不过这次是商业会谈,远方是大投资商,李东也不怕张云龙故意针对自己。会谈中,张云龙的确是没针对李东。可会谈结果却依旧让李东大失所望。双方现在存在很大的分歧,最大的分歧就是土地性质。按照平川市政府和南郊区政府的意思,远方的配送中心选择的那块地,不符合工业用地的标准,应当按照商业用地计算。可李东又不是傻瓜,一个商业用地,一个工业用地,这价格可是天壤之别!如果按照商业用地来计算,李东选择的那块地占地十万平方,换算下来也就是一百五十亩。按照当前南郊土地市价,一百五十亩的商业用地,光是拿地就要将近两个亿。李东脑子秀逗了才会同意。而若是按照工业用地来算,拿下那块地五千万都不到。一反一复,上下差距一个多亿,05年的一个多亿,比十年后的几亿都珍贵。李东坚持要按照工业用地性质来,可南郊这边死活不同意。不是他们不想李东的投资,也不是故意为难李东,可李东选择的那块地,在南郊算是繁华地段。而且其中还有一条省道穿过其中,这种地皮,价值绝不是工业土地能比的。南郊政府方面甚至建议远方换一块地,如果换一块较为偏远的地皮,转换成工业用地不难,区政府这边也会出力。不过李东看中的就是这块地交通便利,让他换一块偏远地带的地皮,李东肯定是不会同意的。所以,事情就这么僵持了下来。与此同时,瑶海区那边的谈判也停了下来。不是李东不想谈,而是市政府那边作祟,不想内部内讧,从而便宜了远方。……环球大厦。李东办公室。李东皱眉道:“平川这边一直拖下去不是办法,实在不行就去南湖,论起来,南湖才是江北的地理中心。”王悦想了想道:“李总,如果远方满足于江北市场,南湖倒也是一个好选择。可要是远方准备走出去,平川才是最佳选择。平川是沟通华东三省的枢纽,只有在平川,配送中心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孙涛也赞同道:“而且南湖以水运为主,道路交通比不上平川。”“你们说的我懂,可现在这么僵持下去也没用。换地我肯定是不愿意的,平川那边不松口,启动和南湖的谈判,也能给平川一点压力。”孙涛沉思片刻道:“这倒是可行。”“可要是平川这边还是坚持怎么办?”王悦说道。李东有些烦躁,恼道:“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重生之财源滚滚】最新更新章节〖第228章 土地性质〗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79/79066/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