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二章 官印(3/4)

,有个印章,带字的。”

经过几个月的海底捞宝,潜水员和水手们也都知道:带字的就牛逼,特别是对老板和陈研究员而言。

西方人也认得印章,这下一有发现,并没有按步就班的用框送上来,而是潜水员直送。

这边陈江华也看到了潜水员手中的物件,道:“好像是官印。”

一眼就作判断,不是因为他视力异于乘,而是印章本身外型很有特色,几乎没哪个元代古人、甚至是历朝历代的华夏古人私印会整这么个外型。

张楠从潜水员手里接过印章,问了句:“哪发现的?”

“残骸边的淤泥里,离原始海床深度有差不多半米。”

张楠一点头,“干得好!”

潜水员笑笑,得到老板的肯定是好事,这就咬上呼吸器再次潜了下去。

这下张楠才同陈江华一道看这个略微生有绿锈的印章:方形,撅钮,就是钮特别高、印面不厚那种,和一般四面立体方方正正的那种印章不同,审美观上看着有点丑。

这就是陈江华一眼认为这是官印的原因:丑是丑,但很实用---抓着高高的钮,敲起印章来会特别方便、快速,就像现代人的私章绝对不会去整个“公章型”一个道理。

印面近乎四方,长宽都在7公分左右,整体高度因为那个长得像“印把子”的钮的原因,高度比长宽都还要多个一公分,敲起来估计很有气势,“啪,啪啪”。

虽然铜锈不少,还是能看到印面上篆刻着密密麻麻的八思巴文,都会让人犯密集恐惧症,张楠和陈江华还是看不懂!

不过不急,很快就能搞明白这是个什么印子:因为元代政府使用的文字很有意思,这八思巴文是忽必烈时候,按照皇帝的意愿由国师发明的。

皇帝是很喜欢这种新文字,但连蒙古贵族们都不喜欢这种难写、难读还难认的文字:重新学一门全新的语言文字,对此那些只会骑马、弯弓、砍人的杀胚们而言,绝对苦大仇深!

在皇帝严令下学会的人不会少,但对这种难学的全新文字是睁眼瞎的元朝官员,那也是绝对少不了。

不认识咋办?

有办法!

用八思巴文的印章,几乎都会在印章反面,用汉字刻上“是啥意思”,免得有些印章所有者都不知道自己拿着的到底是个啥玩意。

元代,这汉字的普及率应该比八思巴文要高得多。

果然,张楠认出几个字,但因为锈蚀的原因,有些看不大清楚。

“我去清理一下。”

听陈江华这么说,张楠把印章递给他,“有工具?”

“有个镊子、牙签的就行,小工具包我带着。”

说完就走,这研究员就是敬业,到哪都带着自个的吃饭家伙。

清理铜锈是个细活,张楠也不去打扰,还呆在阳光甲板看着。

时间不长,也就半个多小时,陈江华就出来了,看着表情应该心情不错。

张楠接过印章一看:他并没有把所有绿锈去掉,而是将文字线条都清理了出来,还没有伤到印章材质本体。

练过的!

印台钮右侧刻镌刻着:“东路蒙古侍卫亲军百户印”;钮左侧刻“中书礼部造”、“至正二年四月日”。

百户、千户,一看这个,张楠脑子里就蹦出小说里“杨过、小龙女襄阳城前大战蒙古大军,投掷长矛戳翻一个个百户、千户,掌毙一名花白胡须万户”的情景描写,还有少不了“锦衣卫们”出来亮个像。

一边的关兴权大概知道什么是百户,但也不是特别了解,还不了解蒙古军职、官职,顺便问问陈江华这个专家。

“百户,官名,金初设置,为世袭军职—代基本沿用金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古董商的寻宝之旅】最新更新章节〖第八百八十二章 官印〗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78/78985/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