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九章 恨谁不死(2/3)

说道:“再到八十年代,曲艺相声开始复兴,演员们纷纷回到了舞台上开始演出,相声借助现代媒体好好红火了一把。”

“可惜啊,那时候也涌入了大批转业进来的演员,他们根本没学过相声,也不会说相声♀些人里面有些是真心想学相声,也有就想混口饭吃的,也有那种想走捷径的。”

“电视是个好东西啊,一场晚会就可以让一个演员一夜而红,他所付出的代价只是想办法去登上这个晚会,然后花钱找几个好的编剧给他攒个好本子就行了。就这么简单,既然这么简单就能红,那还有谁会去认认真真学相声,认认真真说相声啊。”

“可惜可悲也可叹,相声大腕他真的不一定会说相声,你们见过他说过几次相声啊,拿着一段勉强能见得人的相声,他能说到死∷人都想往电视台挤,人人都想一夜而红,人人都想不劳而获,这不是一个正常的作艺环境,也不是一个好的作艺氛围°们别以为传统艺术很必沉闷,实话告诉你们,这行人浮躁的很。”

后台一众相声前辈脸色都不好看,何向东说的就是事实,他们无法改变的事实』不过何向东把事实这么赤裸裸揭露出来,他们还是觉得有些尴尬和难堪。

何向东道:“行业浮躁,从业者心态浮躁,再加上某些转业过来的所谓相声大腕兴风作浪。恶因种下,恶果终于来了,九十年代,相声由盛转衰,民间说相声的全都活不下去了,体制内的相声演员也生存艰难,社会上已经没有几个人还听相声了。”

观众纷纷点头,他们之前也不听相声,现在也就只听向文社一家,别人的相声他们还真听不下去。

张文海道:“不只是那时候,现在也一样,也没几个人听相声。”

何向东接着话头说:“是啊,这也怪不得旁人,只能怪我们自己,因为没有几个相声演员真的会说相声,滥竽充数的人太多了,这个作艺环境太糟糕了,没人愿意下死力气去学,也没人愿意好好说相声。”

张文海点点头。

何向东道:“我们是民间小艺人,我和张先生,还有我们后台的范文泉先生在96年的时候在丰台区找了家小剧场,创办了向文社,我们要让相声重新回归到剧场里面,现在北京城也有好多家相声小剧场,但这个概念还有这件事情是我们先开始做的。”

张文海点头:“没错,我们发起人。”

观众鼓掌。

何向东看着观众,说道:“我们之所以这么做也很简单,就是想把相声回归到他本来的面目上,该是怎样的,就是怎么样∫们就是单单纯纯想说相声给您诸位听,您喜欢听什么,我们就说什么,就是这么简单,您要听的开心了,给我们仨瓜俩枣,我们好拿去买饭吃,这就是相声本身,也是最好的作艺环境。”

张文乎着说:“您诸位就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您赏饭。”

“好。”观众大声叫好。

后台曲艺界的前辈们也纷纷默然了。

何向东长叹一声:“相声没有那么大功能,给不了你车,也给你了你房,也别给相声加上那么多负累了♀就是一说一乐的事儿,您诸位花俩钱在这里听的高高兴兴的,好好放松一下,忘却了工作的压力,忘记了生活的烦恼ˇ完了回家去,见着孩子也能有个笑脸,看见父母也能笑着问上一声,第二天再高高兴兴上班去♀就是我何向东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的重大贡献了。”

“好。”观众叫好声都要响破云霄了。

何向东还觉得没解气,犹自道:“别老让相声非要有教育意义,非得有讽刺意义〔么是好相声,什么是坏相声,你们说了算,还是我说了算啊?这得观众说了算才行的,观众认可的就是好的,人家观众说非得接受教育不可了吗?就是借着观众的名头瞎胡闹,你们。”

“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相声大师】最新更新章节〖第六百二十九章 恨谁不死〗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76/76430/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