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 一致(2/3)

和降价幅度没什么区别,但避免了直接降价产生的一系列后果。这种模式目前已经推行下去了,而且是不公开的推行,每个和一分厂谈妥的销售终端客户都没向对外透露,所以外界并没什么人知道这事。

“这样我们不是吃亏了么?”孙耀良忍不住说道。

“兄弟,吃小亏占大便宜,你要抱着这个态度想就心理平衡了。”宋援朝笑着对他说道。

“这都什么破事啊!”孙耀良心里不忿,又骂了一句。

拍拍他的肩膀,宋援朝道:“这个事才刚刚开始,远没到结束的时候呢,你等着瞧吧,后面还会折腾。”

孙耀良想了想点点头:“这倒也是,这个可能不是没有。不过三哥,接下来你觉得怎么应对好些?”

“静观其变,我们这时候其他的都不用,自己做好自己的工作就行了。”宋援朝很有把握道:“这才到哪儿呀,优民厂大鸣大放来了这么大一个炮仗,后面好戏还没上演呢。我们在风口浪尖上,这时候静观其变是最合适的,何况我们该做的都已经做了。”

“我明白了,我明天开个会交代一下,让下面的同志们安心,同时也让他们不要去多关注这个事。”

“这就对了,做大事要沉得住气,不能一惊一乍。”宋援朝笑着说道。

孙耀良抽着烟想了片刻,突然对宋援朝问:“我说三哥,你说能不能借这个机会反手坑优民厂一把?他们干的这事实在是太恶心了,好端端的就和吃了个苍蝇似的。这口气要我憋着实在有些难受,正好现在他们内部出了问题,我打听过,优民厂这几个月效益很差,工资都快发不出来了,我看借着这事折腾一下?如果有机会直接兼并他们厂子不更好么?”

“你小子怎么会想到这个的?”宋援朝惊讶问。

“这有什么,企业兼并在经济问题上不是很正常的么?当然我们国家和西方国家不一样,企业和企业之间的兼并用合并来讲更合适些,当年一分厂并给南都不就是这个情况?我看优民厂的产量不算差,比起我们一分厂还算可以,如果优民厂能和一分厂合并那么我们在传统饮料上的产量就足够满足整个金陵市场了,这对我们来说不好么?”

“再说,有姜友兴这样的厂长在,我觉得优民厂恐怕也好不了了,一个连市场都不了解,做事如此瞻前顾后还不会用人,性格上又斤斤计较的厂长能搞好企业?反正我是不信的。”

“与其优民厂在他手上折腾完,倒不如想办法把这家厂子接过来,这对于我们一分厂,对于优民厂,包括两家厂子的职工干部都不是坏事,你说呢?”

宋援朝怎么都没想到孙耀良居然会有这样的想法,这个想法实在是大胆。

他更想不到,孙耀良的想法和郑国元的想法不谋而合,两人全都盯上了优民厂,意图借着这次机会直接把优民厂揽于其下。

从经济角度来看,他们的思路没有任何问题,而在未来的十多年里,也就是国际饮料巨头大肆进入国内市场的时候,这些饮料巨头为了迅速占领国内市场,扩大产量,同样采取了大幅度大范围兼并地方企业的模式。

一家工厂从筹备到建立再到投产,这需要很长的时期,哪怕是一家普普通通的饮料厂同样也是如此。

可直接收购(兼并)同行企业就不一样了,因为厂房、设施、员工全都是现成的,拿来就可以使用,从而大大缩短了投产的时间,而且还能借着收购(兼并)的手段直接把对方的产品品牌包括市场全部归为己有。

这样的快速发展模式在国际上是非常常见的,而在我国国内未来的近二十年里也将面临这样的冲击。

孙耀良从经济角度来看问题理论上没错,可他恰恰忘记了两个个重要问题,那就是现有政策的问题和企业体制问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重归黄金年代】最新更新章节〖第四百六十一章 一致〗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363/363177/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