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百一三十三章 弯路(2/3)

了,这么多年也就是两个产品,其中一个盐汽水还只是季节性产品,销售面也很局限。至于橘子汽水,算是一分厂的拳头产品,但市场上生产同类产品可不是一分厂一家,不说外地的品牌,仅仅在金陵就有好几家本地生产橘子汽水的厂家,相互的价格、口味都差不多,相比之下没有任何优势。

利用销售手段打开市场,这只是改变一分厂的第一步。要做事,先要稳住脚跟,让一分厂从奄奄一息中先活过来再说。

和造房子一样,不打地基是不行的,建立在沙砾上的高楼轻轻一推就会倒下,利用销售手段先恢复厂子的元气,从目前情况来看孙耀良干的不错,甚至超出了他的预期。

昨天的时候孙耀良特意找宋援朝谈过了,由烟纸店入手,直接面向最终销售终端的销售模式现在得到了良好结果,现在六个销售区域的销售虽然还未达到最终饱和,可从产品销售的结果来看,厂子里目前产量已经快不能满足需求了。

面对这种情况,宋援朝已经决定一分厂开始三班生产,把生产达到最大限度以满足销售。可就算这样,按照孙耀良对市场的估计,三班倒生产的产品也远远不够,仅仅只是一个金陵市场,每天至少需要6000件左右的产量才能满足,这还没包括那些城乡结合部和附近县市的市场,如果加起来起码需要8000件以上才行。

按照每天8000件来计算,一天产量就是瓶,这个数字看起来很多,但相比目前一些大厂,比如燕京的北冰洋,沪海的正广和而言仅仅只是对方正常产量的三分之一也不到。

达到这个产量以目前一分厂的设备和产能是远远不够的,这个数字已经是一分厂三班到最高产量的两倍了。如果不是宋援朝在正式接手一分厂的第一天就下达了全面恢复生产,并且开始抓紧囤货命令话,按销售公司目前的销售数量来计算,厂子里每天生产的汽水全拉出去都不够卖的。

扩大生产势在必行,这是一个摆在宋援朝面前的问题,市场就在那边,看得到却吃不到这怎么行?但要扩大生产就要上新的流水线,甚至全面更换目前一分厂使用的整套流水线。

一分厂现在使用的这套流水线设备已经有快三十个年头了,比宋援朝现在的年龄还大些,这些设备还是当初一分厂的前身红旗厂初建时就在的,根本谈不上“先进”二字可言,要以技术水平来看,充其量就是本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技术,相比目前国际上先进的流水线设备而言差距可想而知。

设备老旧,效率不高,自动化程度又低,这些都是限制扩大生产的客观问题。可要想更换设备不是那么容易的,这可不是宋援朝能说了算,前面说过一方面是因为更换整套流水线的资金不小,一分厂目前根本就拿不出这些钱。第二方面一分厂虽然有一定的独立性,可它毕竟是南都的下属分厂,这样的大事没有总厂的同意根本不可能办到。

退而求次,宋援朝只能把上新流水线的事往后放,至少等明年的时候再考虑这个问题。但针对目前产量不足的情况,宋援朝必须满足市场的要求,抓紧扩大生产,占据市场。

考虑到这些问题,宋援朝这才会让展林红帮忙进行新品饮料的研制,展林红在技术上是一把好手,又是搞食品工艺出身的专业人士,虽然她之前经常在总厂工作,接触糖果类产品远比饮料多得多,可在饮料方面同样也是专家。

对于新品饮料,宋援朝结合后世的记忆给出了几个要求,具体口味都以水果为主,研制除橘子汽水外的其他水果口味饮料。

目前市场上的饮料比较单位,基本上一说到汽水就是橘子汽水和盐汽水这些,充其量还有刚刚进入国内不久的可乐产品。

开放新口味的饮料是一个亮点,也是很容易打开市场的手段,同时也能借此机会彻底打响一分厂的品牌,从而让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