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千零一章 更新换代(2/3)

道宋朝援一般来说不会着重说一件事,可一旦说了这个事就得注意了。

盛华系的所有企业,宋朝援从一开始就特别注重企业的资金链问题,尤其是和资金链关联的货款问题。哪怕是司特和南都包括潮县斜桥这样的快速消费品企业,宋朝援都对销售合同和货款回笼有专门的要求,这在快速消费品企业中是很少见的,因为按照快速消费品企业的销售惯例来说,欠账销售非常通常,一般账期至少一个月,久的长达两三个月甚至更长。

可盛华呢,从最初开始就一直坚持自己的原则,直接按照货款回笼的时间对经销商(销售终端)进行了等级制度,并按这种等级制度施行阶梯价格和合作方式。

正是因为宋朝援在这方面控制的很严格,才使得前些年国内各企业所困扰的三角债债务没有给盛华带来什么影响,也使得盛华下属各企业在资金链方面运行非常良好。

不过有个问题,就是这几年传统销售市场的打破所至。

在几年前,就以快速消费品行业为例,销售市场主要以自有销售终端(自有门店)、供销社、烟糖、果品、百货这些为主要渠道,再加上区域大批发商的销售渠道比如农村的个体店等等。

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腾飞,这个结构已经彻底打破了,首当其冲的是供销社。

在计划经济的时代,供销社是计划经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基础的一环。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体制僵化,竞争力不足的供销社就不足以有竞争的能力了。随着供销社的渐渐没落,这一块蛋糕大部分已经被崛起的经销商、批发商所取代,现在许多地方的供销社说句不好听的话已经是名存实亡,早就没了当年的辉煌。

至于其他渠道,烟糖、果品、百货这些近年的日子也不怎么好过,但相比供销社来说还是有些商业方面的优势。许多地区这些企业已经开始了改变,比如在沪海,已经出台了“星火日夜”项目,其实星火日夜店早在二十多年就出现过,但后来因为一些原因消失,现在又一次出现,其主要原因就是针对这些传统商业公司进行的一次改革调整。

但相比之下,给予传统商业最大冲击的是势头迅勐的“超市”的出现,超市这个名词最早被人所知还是当年的那部来自日本的电视剧《阿信的故事》。在这部电视剧风靡全国的时候,沪海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分别成立了两家超市公司,一家叫华联,一家叫联华。

这两家超市公司刚开始成立很是低调,外人根本就不以为然。

就说华联吧,它们刚刚成立的时候总部在市区老城厢里,是一幢普普通通的两层老楼,一楼是一家仅100多平米的小超市,后面就是仓库,二楼是办公室,公司内所有的办公室科室全部挤在二楼办公。再上面的三层阁是总经理室,小的仅仅不到二十平米,而且因为是阁楼低矮的很,不仅在里面站起来都困难,进出都要弯着腰,再加上条件差,天热连空调都没有装,哪怕电风扇拼命地吹坐在里面的人也都热的汗流浃背。

这样的条件别说和大型百货公司比了,就连一些烟糖、果品的中心店都比不了,哪怕成立之后当初的几位领导亲自登门到各厂拜访,希望各厂能够和他们合作,同时给对方描绘了未来他们超市的光明前景,可能信他们的人却寥寥无几。

不得不说,刚刚起步的超市公司困难异常,要拨款没多少拨款,要地方没地方,就连肯和他们合作的企业也少之又少。

在这种情况下,超市的几位领导只能亲力亲为,一家家跑合作企业,用真诚去打动对方。随着时间的推移,终于开始有了尝试和他们合作的企业,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突破才使得刚诞生不久的超市有了难得的起色。

司特作为国内最大的饮料、方便面食品公司,南都作为盛华系下属,并在金陵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