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839章 最后的战役(二)(2/4)

:“光刻机这么极限使用,会不会影响到使用寿命?”

“还有良率。”

“是啊,经过这么多道曝光,任何一道工序失败,都可能满盘皆输,成本就上来了……”

领导们来回分析,议论纷纷。

陆飞只能一一回答,“损害寿命肯定会损害,良率低也肯定会低一些,成本自然也就会高一点,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目前光刻机国产化要实现彻底突破,还有不少技术难题摆在面前,需要时间去攻破。”

“比如呢?”

沙领导投去问询的目光。

“光刻机的技术难点主要集中在光源、反射镜、工作台,现在双工作台已经解决了,光源问题也突破了,就剩下物镜系统。”

陆飞直说道:“、尼康的光刻机用的是蔡司的技术,但蔡司愿意卖给、尼康,但绝对不会出口给我们。”

然后叹了口气,“没办法,我们只能从零开始,联合长春光机、徕卡、华为等联合研发,现在搞定了浸润式的物镜系统,至于的,恐怕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那这期间,复芯、中芯的晶圆代工,有没有可能会被台积电、英特尔的差距拉大?”

郑韩皱了皱眉。

“肯定会,但好在情况并不糟糕。”

陆飞笑道:“虽然5nm是目前我们的极限,理论上而言,台积电、英特尔、三星这些有光刻机的,制程工艺甚至可以冲击到1nm,但得到的回报并不会太高。”

不少领导感到奇怪,“为什么这么说?制程工艺难道不是越先进越好嘛?”

“理论上是这样,但事实是现在全球智能机领域已经有‘性能过剩’的趋势,搭载5nm芯片的手机体验,未必就不如3nm,就会让3nm及以下工艺陷入一种尴尬的地步,飙升的成本却只得到微弱的性能提升。”

陆飞嘿然一笑,“反倒是28nm、14nm和7nm这三个节点的工艺才是市场主流,特别是我们国内绝大部份的芯片需求,所以有了国产的浸润式光刻机,基本可以保证我们不会也不怕被卡脖子,也能保证支撑到我们研发出光刻机的那一天。”

众人两两相望,相视一笑。

确实,28nm是集成电路产能中划分中低端跟中高端的分界线。

除了对功耗要求比较高的 、、芯片外,其余的工业级芯片用的都是28nm以上的技术,比如电视、空调、汽车、高铁、火箭、卫星、工业机器人、电梯、医疗设备、智能手环、无人机……

但现在,7nm,甚至不计任何代价,极限可以推到5nm,简直是绰绰有余。

“你们在资金上、政策上、人才上,或者在其他方面,有没有什么需要我们解决的?”

沙领导慈眉善目。

陆飞也不客气,立马张口。

一个敢提,一个敢接。

“我还有个提议,希望领导们能支持。”

“说。”

“是这样,逻辑这些年一直跟水木大学开展了比较另类的秘密项目,那就是研究直接跳过光刻机,建立光刻厂和光刻车间。”

“光刻厂和光刻车间?!”

沙领导、郑韩等人或多或少感到惊讶。

“对,安装和调试一台v光刻机需要至少一年的时间。”陆飞一本正经说,“而如果直接造光刻厂,把光刻机的整个供应链连接起来,就可以摆脱以往单台光刻机的生产模式,转为流水线生产,根据不同的精度需求,大规模生产各类精度的光刻机,就能把光刻机,甚至芯片价格打下去,你们觉得怎么样?”

“嘶~”

现场技术领域的领导立刻窃窃私语起来。

“多条路,就多种选择,大胆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