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5章可论西域过(3/5)

止之责,然骠骑何为之?此乃骠骑纵容之过也!』

『天下如今方渐靖平,地方才生息未久,何其不易也!而骠骑明知吕奉先于西域倒行逆施,竟然未能及时处置,以至于如今西域生灵涂炭,百姓哀苦!百姓何其无辜!此乃骠骑之过三是也!』

『如今郑公有恙,直谏无人!某虽不才,然不忍见西域不宁,三辅不安!不愿见百姓困苦,黎民倒悬!不避讳骠骑之过,尚书之失!故今日直言而谏,直刺过失!』

『诸位,诸位!』

『某有一谏,诸位静听!』张氏子见时机成熟,便是从怀中取出了一封写满了字的书卷,手抖抖的将其展开,大声朗读起来,『今有西域乱,民当直谏声!早诛奸巧佞,以清西域政!有益国家事,忠言不惜身!害于社稷者,骠骑岂能任?边事之废坏,皆原于功罪赏罚之不明!赏罚之不明,皆因于吕氏职任之所过!职任之所过,皆因于骠骑有眼之无珠!』

『意!骠骑握重权,诸臣顺从固不足怪,然郑公之后,竟无直谏之人也!西域之吏,乃畏吕奉先之威而慎言,惧吕氏之毒而害身,宁郁怏而终日,未敢畅快而明言!凡事惟听命于吕氏,不敢持正为民抗争,是故虽为吕奉先所积威所劫,然于骠骑亦不可谓之未有过是也!』

『吁呼!西域之吏,畏惧吕氏之威,不足以怪也,然以骠骑之能,聪明刚断,岂有其隐恶而不知悉乎?骠骑含容于吕氏之所恶,固若不能知,亦若不能去,盖不过欲全吕氏之体面,姑优容之以待彼之自坏耳。然不知国之有吕氏犹如苗之有莠、城之有虎,一日在位则为一日之害!骠骑何不忍除一贼臣,顾忍百万苍生之涂炭乎?』

『草民性狂直,生于天而不可变,习忠义,得于经而不可灭!每恨天下贼子行乱事,便是辗转难安眠!今有谏,不求得传颂于声名,只为平复于民怨,安黎民之心是也!诸君若有意,可随某前往骠骑将军府,上书直谏!』

去骠骑府上书?

玩得这么大?

顿时众人便纷纷眼睛一亮,更有好事者看热闹不嫌弃事大,顿时乌泱泱的便是喝彩起来,让张氏子更觉得骄傲非常,在滚滚声浪之中,仰着脖子就像是立刻就要化羽登仙了一般。

……(′^^`)……

青龙寺纷纷扰扰,而在城中的有闻司,则是繁忙却安静。

庞统和阚泽相对而坐,正在翻看检索着有闻司这一段时间来,收集的相关资讯。

领先者,必须承受更多的风雨。

就像是大雁排成队列的时候,永远都是领头的大雁要有更强健的体魄,更敏锐的感觉,更坚韧的耐力一样,需要找寻方向,确定路程。而当下西京政治集团的领先者无疑就是斐潜,在他的身上自然就有更多的风雨,更多的负担。

跟在斐潜身后的庞统,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减少斐潜的负担,让斐潜更多的能够将注意力集中在方向的选择上。

其实对于大汉当下,很多人都知道大汉的政治制度其实是有问题的。可是知道问题和能解决问题,永远都是两码事。就像是大多数人都知道自己有缺钱的问题,但是能说知道了问题,缺钱的问题就立刻解决了么?

钱是国家印的。

那么没钱就是国家的锅?

毕竟国家也知道有些人贪赃枉法,有些地方贫富不均,对吧?

其实很多问题都是相互勾连在一起,只是单独解决其中一个,依旧难以避免短板效应,水依旧会从最短的那边漏出去。

土地是封建王朝最大的利益根源。

地主阶级是封建王朝的推动力,也是最大的阻力。

炎黄二帝发现土地的价值远远超过了牛羊,所以他们联手了,痛殴了周边一帮小朋友,然后还揍跑了他们的老大,最终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诡三国】最新更新章节〖第2835章可论西域过〗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2/2522/2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