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2章不依!不依?(3/5)

低严重伤害了农夫,刘协的神情就立时变得极其凝重起来。

荀彧微微抬头,看了看刘协,然后重新低下头来,轻声的解释起来。『昔日晁公有言,「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如今行水利灌溉田亩之法,既得渠溉,则盐卤下湿,填淤加肥,故可得高田五倍,下田十倍……』

在汉代大部分人的认知当中,一般来说,一亩地的收成大概是二到三石。一户平均人数约为五口,如果是种地百亩,并不计其它的额外收入,每年约收粮食是二三百石。

有了新的堆肥术和灌溉法之后,可以增产,尤其是使得原本因为缺水而导致粮食歉收的田亩获得高产,从二到三石,提升到九到十石,也就是荀彧后面所言『高田五倍,下田十倍』。当然这里荀彧的高田是按照二石,下田是按照一石来算的。

在这些收成当中,因为汉代食物体系当中缺乏油脂,因此碳水化合物成为最为主要的消耗品,导致每个人的食量都很大,尤其是武将……

因此对于农夫来说,不光是要应付自家人的吃食,还要用这些农作物来上缴田租和算赋,要雇人代役。各地郡县的劳役种类多多少少,有些农家人力不足,为了不误耕作,只好以每人若干钱的代价雇人代役。

这样一来,农家一年的收成就所剩无几,甚至没有剩余。

然后,更为关键的地方就来了,除了耕田当中的庄禾之外,其他所有的商品,包括并且不限于种子、耕畜、农具、衣服、盐铁等,都是庄园主,亦或是其他的士族子弟,地方豪强把控的,而这些项目,有时候即便是农夫农妇如何节省,都省不下来。

再加上曹操这几年又都在打仗……

牛、马、铁器、布帛、食盐等物资都很紧张,自然就非常的昂贵。而且这种昂贵,往往是见风就是雨,见雨就是刀子!稍微有些风雨,这些东西就会变成刀子一刀刀的捅向农妇农妇!这就是士族子弟,地方豪强一直在叫嚣着的,不要朝廷指导经济,需要市场全面开放!

而对于一个普通的农夫农妇来说,他们只有在庄禾收成的时候才有一些多余的粮食来换取其他的物资,而在庄禾和其他物资之间的价格的极端不合理,又往往会使得农夫不得不低价出卖谷物,高价购买种子、农具和其他必需品,一来一去损失很大。

荀彧讲到这里,就停了下来。

『故而,当下谷贱,便是伤农啊……』荀彧缓缓的说道,『微臣知晓陛下怜悯百姓,心忧万民,故而令常平、良平、常定三仓,以略高于市价,收购百姓手中粮草,保其收益……故而这公库之中,确实没有多少钱财了……』

『这个……』刘协一愣,然后吞了一口唾沫,不知道自己应该说什么。

在荀彧解释的过程当中,似乎确实是这么一个道理,而且荀彧的所作所为好像也没有什么问题。

可是刘协心中,总是有些觉得不对劲的地方……

可是不对劲的究竟是什么事情呢?

自然是荀彧隐藏起来,没有进行讲述的那些事情。这些隐藏的事情,不是荀彧不知道,而是不能讲。

灾年的时候,赈灾的物资都在士族和豪强手中,减免的赋税也不会到农夫头上,谷物价格虽然高,但是地里也根本没有多少粮食收成,而等到丰收年,一来一去的剪刀差,又会大量的收割农夫的血肉……

农夫的收入来自于耕种土地获得的谷粟,谷粟价贱,收入就低,他们就很穷苦。虽然不至于饿死,但很穷,入不敷出,经受不起任何打击。但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人活在世上,生也好,死也好,来来往往也好,都要钱。

更可怕的是,士族豪强还天天鼓吹要有『孝』道!

不是一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诡三国】最新更新章节〖第2392章不依!不依?〗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2/2522/2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