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375章行于暗处(2/5)

度极大的破坏了原本六国的贵族体系,然后六国就反叛了,然后等汉代刘邦二混子上台的时候,这些六国旧贵族发现他们被涮了……

在汉武帝推恩令之后,郡国并行就真正进入了郡县制,随之而来的便是汉武帝极大的控制了大汉,并且利用之前的储备,还有透支的未来,击溃了老对手匈奴,但也正是因为如此,在大汉之中的各个地方,因为这一场战争受到折磨和痛苦的地方大户,发现他们不能继续完全听从中央朝堂的安排,或者是在他们心中所认为的汉代的朝堂制度就是对于大户的剥削和压制,于是就开始和中央朝堂争夺权柄。

绵延至今。

知道这里叫什么?曹操转头问两个儿子。

曹植反应快,抢着说道:我知道!叫乌巢!因为南面有个乌巢泽!

一旁的曹丕刚张开嘴,见曹植都已经说完了,连补充的都没留,最后便只能不尴不尬的笑了笑。

曹操点了点头,当年啊……为父和本初,便在此地相争过一次……知道为什么袁本初和为父最终必有一战么?

曹植立刻摇头,曹丕想了想,沉默了一下,也是摇头。

光武之时,帝起于草莽,所凭借者二……曹操向北指了指,然后又向南指了指,简单的说道,北有冀州,南有豫州……当时袁本初据冀州,为父得了豫州……故而必有一战!

曹操望着远方,脑海里面又回想起了当年在小树林当中,袁绍站在那一块黑石之上,高声宣布他对于天下的战略……

其实现在想想,当时袁绍,还有曹操自己,其实都是在参考着刘秀原本的老路子。

西汉末年,天下大乱,各路起义军蜂拥而起,此时的刘秀也只是其中一员而已,甚至还并非实力数一数二的那种。有鉴于此,刘秀格外注重拉拢地方豪强以扩充自己的势力。

在刘秀从开始造反到统一全国的十几年中,其手下一共聚集了四批势力,第一批是他的亲属势力,这个自然不必多说;第二批是在早期起义过程当中,尤其是南阳和颍川地区拉拢的势力,如贾复、马武等等。

这一点,是不是和曹操当下特别相似?

而另外一边,则是历史上袁绍的选择了,就是以河北集团势力为中心,而且冀州势力也是最强大。刘秀迎娶了出身当地名门望族的郭圣通为皇后,袁绍也和冀州人士联姻,历史上袁绍还试图联合河西集团,只不过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若是所用得宜,说不得在官渡之战当中,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曹操,袁绍,两个人的策略,都是在某种程度上的老办法。因为在他们的面前,最近并且是最大的成功者,就是刘秀。而在那个时候,不管是曹操还是袁绍,都还年轻,都还没有意识到刘秀在建武十二年终于是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统一之后,依旧有不少的问题。那个时候大汉中央朝堂的统治力量依旧较为薄弱,还需要借助地方豪强力量来维护自身的统治,再加上时不时便爆发的地方性反叛活动和中央朝堂内部的政治动乱,都使得刘秀无法彻底的消除地方豪强的隐患。

到了汉灵帝时期,想要制衡地方,却引爆了更大的问题,就是汉灵帝给与了州牧刺史重权,而加剧了地方割据。现在,曹操,袁绍,还有斐潜,都可以说是州牧刺史制度之下的获益者,因此当曹操击败了袁绍之后,虽然说意识到这个制度其中有很大的问题,但是利斧难修自身,很难改正了。

强中央,弱地方,就像是人是靠大脑来指挥躯体,而不是靠下半身去思考。单独的个人可以情绪化,但是整个国家必须理性有序。如此整个国家才能统一,不至于陷入分裂,这也是曹操在深思之后得出的结论。可是曹操一直都不敢动,或者说尝试了,然后被打了回来。

豫州是曹操的基本盘,不能轻举妄动,所以即便是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