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7章打脸的文章,历史的车辙(3/4)

,小道消息倒是传得挺快,成为了新的议论热点,嗖嗖的直往榜一窜去。

『郑公……不知道会不会受命哈?』

『不好说啊,这太子太傅之职……可不是一般啊……』

『听说不是说郑公淡泊名利,不求于三槐么?』

『说是这么一说,但是……嘿嘿,看着吧……』

『啊呀,那就没啥意思了……再说郑公想走,这骠骑愿意?』

『不愿意又能如何?这是朝廷征辟,天子相邀!』

『倒也是……』

街头巷尾顿时分成了两个层面,一个是士族子弟,对于郑玄之事议论纷纷,一个是普通百姓,对于陇右之战欢欣鼓舞。

阳春白雪。

下里巴人。

各有各自的议论点。

而对于斐潜来说,并没有做出什么特别的动作,甚至连所谓的暗示也没有,似乎郑玄究竟去不去许县,全数都是有郑玄自己拿主意一样。当然在这也是应有之意,毕竟郑玄是天子征召,即便是名义上的天子,也是天子。

对于这种局面,郑玄自然是处于旋涡之中,其下的弟子也是各自有各自的想法,相互之间争论不休,只不过郑玄本人倒是闭门谢客,既没有说同意,也没有说不同意,似乎还在衡量和犹豫之中。

若说是斐潜一点想法也没有,也不现实,但是现在对于斐潜来说,郑玄愿意留在关中显然更好,但是如果说郑玄执意要离开长安,斐潜明面上阻止也并不好。

汉代高级官员选用属员的制度。中央行政长官如三公、地方官如州牧、郡守等官员,可自行征聘僚属,任以官职。东汉时直接征聘名望之士担任中央高级官员,亦称征辟。

朝廷特徵士人,为『征召』。

朝中大员,地方长官自行召集士人,为『辟除』。

即便是不用召集众人商议,斐潜也能多少猜测出山东那一帮子人的鬼心思……

在大汉当中,郑玄可以说是一面经文上的旗帜,山东士族的这些人一开始对于郑玄爱理不理,谈不上什么珍惜,甚至可能觉得郑玄还会侵占了他们原本的位置,所以便是一致将郑玄排挤在外,结果现在好了,一看郑玄到了关中,成为了斐潜旗下的台柱子,顿时就多少后悔了……

第二么,又可以挖了斐潜的台柱子,然后肥了自身。不管是郑玄愿意不愿意来,都可以向斐潜治下所有的官吏透露一个信息,类似于什么『一年准备,两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的意思,不管有没有人相信,反正这个态度是要先做出去的。

第三个方面么,大体上还有在气势上打压斐潜一番的味道,毕竟这两年斐潜实在是太招摇了,以至于天子都看不下去了,特意征召郑玄,让斐潜知道大汉还是有天子的,有规矩要遵守的……

很多人都眼睁睁的看着斐潜准备怎么应对,但是没有想到斐潜什么都没有表态,只是让刘祯就这么自己去找郑玄。

难不成骠骑将军斐潜服软了?

亦或是在暗搓搓的憋着什么其他的应对招式?

刘祯多少也有些忐忑,可是天子的征召之令还是要去完成的,所以也就硬着头皮去找郑玄。可是对于皇帝的这种征召聘用,被征召者也有应聘或不应聘的自由……

因此郑玄也没有明确表态,氛围一时间似乎就有些怪异了起来。

在郑玄的迟疑,或者说是考量的时候,在陇右祁连山中,在昏暗的山洞之中的做着噩梦的北宫,便是再一次的梦见了如同炼狱一般的场景,见到了哪一座古老城池,还有在城池周边沸腾而起的杀伐之声……

从皮子上忽然惊坐起来时,北宫的额头上,已是冷汗淋漓。山洞内的光芒昏暗,外面哗啦啦的下着雨。北宫咬着牙从皮子上爬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诡三国】最新更新章节〖第2317章打脸的文章,历史的车辙〗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2/2522/2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