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七百七十一章 潮县(2/3)



虽然在一些政策的推行下,经济方面有所好转,可和沪海、杭城相比,还是显得很是落后。再加上禾城原本就缺乏工业基础,大部分地区都是农业为主,禾城的领导班子为了这个事不知道想了多少办法,却一直打不开局面。

林宇航作为燕京着名公司的总经理,又是战斗英雄转业的干部,上面对他的评价非常高。

所以这一次林宇航来禾城担任潮县副书记、代县长,虽然是属于“空降兵”的性质,不过对地方的领导来看,这是他们“求”来的年轻干部,自然不会有什么排斥,反而很是高兴。在禾城呆了几日,和各位领导都见了见面,并且深入交流了下。

几天后,林宇航在组织部副部长的陪同下前往潮县上任。

上任后,林宇航先熟悉了下工作环境和同志们,然后就带着秘书对潮县方面进行了实地考察。



他这个做法倒是有点像当初林道远的做派,当初林道远去金陵的时候也是如此,在正式工作前带着小邵几乎走遍了苏省各市县包括乡镇,等对于

这一次来潮县,林宇航提前和林道远通了电话,在电话里林道远也指点了他一番。

地方的工作和企业不同,更和他当初在部队不一样。地方工作是很复杂的,他一个初来乍到的新人如果不了解实际情况,靠着一些文字的东西去干工作是万万不行的。

许多东西都要亲眼去看,亲耳去听,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控实际情况,再根据实际情况和现在的一些问题拿出可行的方案和办法来,这才是做事的样子。

仅仅靠想象,拍脑袋、开会讨论,这样的工作方式要不得,最后林道远用伟人的一句话来告戒林宇航,这句话就是“革命工作不是请客吃饭……。”提醒他既然到了地方,就要脚踏实地,千万不能浮躁。

事实上林宇航也是这样做的,他花了足足大半个月的时间摸清楚了潮县的情况,等全面了解情况后这才开始了正式的工作。他这样的工作态度使得禾城的领导颇为欣慰,同时也让潮县班子的同志对林宇航刮目相看。

虽然情况摸清楚了,但问题却很难解决。

正如上任之初领导和班子的同志介绍一样,潮县的情况不太乐观。

整个潮县能拿得出手的除了前几年在“五讲四美三热爱”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得到了省市的表扬,并且获得了很大荣誉外,在经济方面的发展的确有些落后。

自改革开放以来,整个潮县的经济发展比较迟缓,在1982年成立了经编针织厂,这家厂子目前的效益还算不错,产品不仅在国内销售还远销海外各国,算得上是比较成功的。

此外,就是一些老国企企业了,比如潮县制革厂(创建于1926年)、中丝三厂(创建于1922年)、机床厂(创建于1952年)、第一轻工机械厂(创建于1969年)、纺织机械厂(创建于1956年)、灯泡厂(创建于1958年)、潮县锁厂(创建于1958年)、化肥厂(创建于1966年)、农药厂(创建于1956年)、石料厂(创建于1971年)、制丝一厂(创建于1927年)、布厂(创建于1956年)、水泥厂(创建于1965年)、针织厂(创建于1943年)、袜厂(创建于1893年)、印刷厂(创建于1951年)、油厂(创建于1958年)、酒厂(创建于1956年)、蔬菜厂(创建于1950年)、塑料厂(创建于1958年)、拉链厂(创建于1958年)……等等。

从这些厂子的创建时间来看,都是一些老企业了,其中最早的是上个世纪就成立的企业,大多数是建国后通过公私合营和小作坊合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