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792章 郡国并行制(2/2)

制,有所不同。

商代已开始分封诸侯,称号有侯和伯。

周武王灭商后,因其国都远在西北,不利于控制幅员辽阔的疆土和统治商代后裔,便大规模的以封地连同居民分赏王室子弟和功臣。瞄

诸侯在其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也有服从天子命令、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维护周室安全的责任。

之后的分封制,封王或有领兵权,或有行政权,或享有疆域,以郡为国……

权力、势力之大小,不可同日而语。

历史总是有一种怪圈,像是死循环一样。

周王室分封诸侯,导致诸侯争霸,最终覆灭。

秦始皇汲取这样的教训,推行郡县制,结果偌大的秦王朝,二世而亡,几乎毫无还手之力。

因为嬴氏宗族手中没有权力,没有兵马,拿什么保卫大秦的江山社稷?瞄

所以,建立起汉朝的刘邦,又汲取了教训,分封跟自己有血缘关系的宗亲为诸侯王,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

再接着,魏蜀吴三足鼎立,三国归于晋。

晋武帝司马炎认为曹魏政权不长久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宗室藩屏的保障。

所以,司马炎大封同宗子弟为王,以郡为国,之后又不断扩大宗室诸王的权力,酿成了「八王之乱」!

至于朱元璋为什么开历史的倒退车搞分封,大概是防止兵权旁落,不信任外人……

若是庆忌建立起大一统的帝国,估计会分封诸公子,只是并不可能考虑封国于域内。

他的儿子们想得到封国,必须要亲自对外开疆拓土,占领蛮荒之地,而后自力更生。瞄

五华诸夏!

这样的想法,早已经在庆忌的脑海中产生了。

「大王,那三万多人的波斯战俘,不知大王准备留作何用?」

太宰计然询问道。

「转运到蜀地,配合卜商他们开凿都江堰。」

「不妥。」

计然摇摇头道:「大王,臣始终认为,都江堰之事,不可操之过急。」瞄

「都江堰工程毕竟在蜀地。蜀国只是我大吴的一个附庸国,都江堰一旦竣工,而蜀人受益无穷,我吴国拿不下蜀地,岂非白白便宜了蜀人?」

闻言,庆忌淡淡的笑道:「吴蜀一家,不分彼此。太宰,蜀国迟早是寡人的囊中之物,迟早成为我吴国的一个郡。」

对于侵吞蜀地的野心,庆忌是昭然若揭的。

毫不掩饰!

都江堰的工程,没有三五年时间,不可能完成。

庆忌就不相信,到时候吴国还不能吞并蜀地。

「唉!」瞄

见到庆忌执意帮助蜀人建造都江堰,计然不由得长叹一口气,倍感无奈。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