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集 师法自然 借天地同力(3/4)

要不能让姐姐受委屈就行。”

有听见这兄弟俩说话的,过来拍拍他们的肩膀夸赞道:“有些书院的气节了!正好我们要派人去下战书,你们带上一部分印好的书稿,展着书院大旗去。”

李修哆嗦着指指闻讯聚过来的人群,有一句混蛋卡在嗓子里没说出来。学问没学多少呢,做派倒是学了八成,这么教下去,贾家要出大义灭亲的儿子了。

咦?

李修好像明白了些什么,深深的看了一眼满是坚毅神色的贾琮和贾环,深吸一口气抱拳施礼:“孔曰成仁、孟曰取义!贾家双子识得仁义二字,此乃书院之幸也!备车,与贾家仁义郎送行,扬我书院志气,重振汝家门风!”

赖尚荣第一个喊了起来:“这才是国公府该有的子弟!”

乱哄哄好一阵的喧闹,贾琮、贾环坐上大车,怀揣着战书,晕头转向的出了书院。都走到了官道上,才相互感慨一句,原来讲大义是如此的痛快,早知如此的话,年少时就天天跟在二老爷身后成仁取义,日子过得不知要有多舒坦。

果然读书明理,果然读书最高!

书院里,赖尚荣缠着李修不放,有的事他还没弄明白:“你有事瞒着我,李兄,这可不是君子所为。”

李修被他问糊涂了:“书院现在就是要刻书,虽然辛苦些,却也是能留名的好事啊。”

“不是这个。”赖尚荣一脸的兴奋:“是不是要坑贾家?带上小弟一个呗。”

李修怎能认下这个账头,推脱两句下了山。

柳湘莲晃悠悠过来,掐住赖尚荣的肩头,小声的和他说道:“你有招就使出来,问他做什么。咱们书院规矩,不能当面说朝廷的坏话,也不能当面说那家的坏话。”

赖尚荣不懂:“李修和宁府可还结着仇呢,至于仁义若斯的吗?”

柳湘莲敲了一下他脑袋:“蠢!咱们院长可是姓林的。”

赖尚荣脑筋一转,明白了过来:“嗐!我还真是蠢。那是亲娘舅姥姥家,怨不得不能说呢。懂了懂了,不能当面说。走,同我进屋说去。”

一家子的事,牵扯进这么多人。可见勋贵们的势力如何了。圣上抓贾家的错,路数是极正的。他家最好抓,还牵绊的最多。除了贾家后,四王八公都跑不掉,一扯一串的事,跑不了你也走不脱他。

李修一路想着一路就回了庄子,他要选址好磨坊的安放处。用“天书”的话来说,生产力的低下,也是百姓受苦的原因。三十亩的田地,眼看着就要秋收,要是还用驴子拉磨,那要磨到什么时候去?有了磨坊就不一样了,几天的功夫就能完事,抢种一些蔬菜还是来得及的。

专门去了张老汉家一趟,他是戴权给送来的佃户,一大家子一直在南边种皇田,今年刚刚举家上京来,天子随手扔在了李修这里。

为此李修还专门去和黛玉商议,黛玉用一句天下人自得去天下,打消了李修的顾虑。谁来不是来,就这么一个庄子,就我们两个人,大家依存在一起好好的吃饭过日子就行。真要是别人来惹点事,种地的都有宫里的关系,反倒是庄子的护身符了。

老张见了李修甚是客气,喊上儿子张华一起沿着河边走了半圈,哪里都不甚满意。河水太平了些,带不动磨坊的桨叶。

张华来了一句:“要是能筑个水塘就好了。”

见李修不懂,张老汉给李修讲了讲水塘的意思。

“南方多水也多山,为了浇地方便呢,就在山上修了很多的小水塘,引山泉和雨水进去,层层叠叠的不愁挑水的累。”

李修好生羡慕:“怨不得都说是鱼米之乡呢,西北连年苦旱,好容易下点雨,雨滴还未掉在地上,就被晒没了。常常是头顶下雨脚下干,哪里能有个水塘蓄水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红楼之磨石为玉】最新更新章节〖第七十一集 师法自然 借天地同力〗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268/268799/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