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483章、惨败(1/5)

阳渊的攻防,注定是一场艰苦的战事。

一方凭借着兵力优势、以“后退者死”的军令驱逐士卒昼夜不停的攻打;另一方效仿“背水一战”的决绝、让士卒爆发求生本能奋勇作战。

作为攻方的吴军死伤更多些。

仅仅历经了七日攻坚,便丧亡了万余将士,且以吴地籍贯将率的私兵部曲居多。

不过,这也是必然。

若不是吴地籍贯的将率甘愿死力、不吝自家部曲性命,死伤了那么多兵卒的吴军早就士气大崩、罢兵归去了。

而他们的战果亦不错。

满宠部虽然有营寨可依托,但兵力委实少了些。

在分出三千将士在安风津对岸驻守后,留在阳渊营寨戍守的魏军仅两万八千人。

被前后夹击了七日,魏军亦死伤了五千余人;且被迫放弃了外围守御,龟缩入内营扼守。

之所以作为守御一方亦死伤那么多,乃是三面绕水的阳渊并不适合筑城,且连丘陵高坡都无有。魏军乃是占据了稍微高一点的地方,背依淮水以木栏修筑外围防御、以武钢车与木城筑内营而守,地利优势并不明显,伤亡自然就高了些。

不过,退入了内营,并不意味着伤亡率会降下来。

在吴军日以继夜的进攻下,他们的守营物资如箭弩矢等消耗太快了,已然面临告罄了!

更让魏国士卒看不到希望的是,弃了外围之后,江东陆逊与全琮两部便可以合兵一处,依着芍陂落营围攻了。

以往昔的战役推断,江东只要依着水泽或者江河落营,就能令士卒士气更盛一些。

无他,有精锐水师在后策应,进攻可退可守。

彼等无有后顾之忧矣!

如此,哪怕满宠在战前便声称过“敌来战,坚守时日,敌必败走矣”之言,但仍无改魏国士卒心中的沮丧与士气略显萎靡。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此时应该预见了胜利曙光的吴军同样生出了类似的心思。

不是攻坚的士卒。

而是吴军的大都督陆逊,开始有了些心绪不宁。

他嗅到了战场之上的诡异气息。

比如,他觉得满宠似是在等候着什么。

不然魏军都被逼迫退入内营而守了,魏国水军竟然仍没有出现在淮水上,做好接应的准备——以满宠的威望与身份,魏国总不会坐视他战死在这里吧?

另一种不寻常,乃是雒阳中军至今都没有赶来淮南!

已然入秋七月矣!

江东都出兵至今已两个月了!

算算时间,魏国的雒阳中军赶至了才对。

毕竟军情如火,依着魏国常以骑兵作为援军前部的惯例,哪怕是先前曹叡将虎豹骑遣入了关中,如今也赶到了。

更莫说,前番江东阴袭合肥新城得手,曹叡亲自督领着千余轻骑,仅用了十余日便长驱到了淮水北岸,鼓舞寿春将士的死守士气!

莫非,彼乃是从豫州走安丰横插成德戍守点、欲断我军后路去了?

然而若是雒阳中军取道豫州,为何驻军六安的朱据部与扼守安风津的诸葛恪等部,皆没有军情传来!

抑或者,此战之中,我疏忽了什么?

中军帐内陆逊独自枯坐,蹙眉拈须沉吟。

心中细细将从出兵至今的调度与部署,皆一一回顾了一番。

但又觉得调度除了稍微比以往决绝了些、不吝士卒死伤了些,并未有什么出格之处,更没有什么失措!

何故如此邪?

陆逊觉得吴军必然是疏忽了什么,但偏偏自己却没有寻出来。

尤其是看着案几之上没有动过、早就凉透了的暮食,一时之间心中竟是有了些烦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