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92章 羞辱(1/3)

不管民生角度还是战争意义,长安都是关中三辅的中心,亦是汉魏争锋的瞩目所在。

司马懿不可能置之不理。

在看罢京兆郡传来的急报后,他没有暴怒、懊恼抑或惆怅等情绪。

而是深深的呼出一口气,将心中所有的杂念皆摒去,冷静且专注的思虑着应对之策。

小不忍则乱大谋。

作为一场几乎可定夺汉魏未来十年局势的战役,出现一些小失策或纰漏乃在所难免之事,只要有亡羊补牢的机会,便不会左右了战局。但若统帅无法保持冷静的心态,怒而兴兵、愠而致战,那离败亡便不远了。

对!

在司马懿眼中,此番汉军出子午谷不过是癣疥之疾。

莫说汉军不过掳掠了些许乡邑聚落的黎庶、破坏了少许屯田与道路,哪怕彼将夏侯玄给擒杀了,只要长安城不被攻破,对魏军而言就仍旧在可承受的范围内。

盖因以如今汉军的实力,即使攻入关中占据了数座城池,亦抵御不了魏国的反扑。

自然,他亦不会对此事等闲视之。

先前曹真在世时,便有过贼子张慕聚众而反,迫使大军铩羽而归之事了。

如今汉军骤然出现在大汉旧都的长安城下,孰人又胆敢断言,不会有思乱者趁机鼓动黎庶生事呢?

司马懿并不想也经历一次民变。

故而,分兵赶赴长安戍守、安黎庶之心亦势在必行。

至于他现今正与蜀相诸葛亮对峙,分兵是否会自消优势嘛,这点到不需要忧虑。

他只需分出五六千将士赶赴便足矣!

京兆郡乃关中腹心,逆蜀走子午谷来袭乃是孤军深入,不可持久也。

今突袭得手,不过是事发突然,荆州与关中的兵马没有防备罢了。若彼得利后仍旧贪恋不退,必然会被荆州与关中的兵马困死在秦岭北麓!

无需多想便知,雒阳庙堂必然会令征南将军王昶选拔荆豫二州数千精锐,从南阳武关入京兆而来——京兆被袭、逆蜀兵临长安,最不安的乃是天子曹叡。

且军报声称不少黎庶被掳掠,由此推断出蜀军必会汲汲罢兵归去。

不然,昔日蜀主刘备因为携民渡江而导致行程太慢、被魏武曹操以虎豹骑追上的后果,便是前车之鉴。

再者,粮秣补给亦容不得蜀军久留。

奇袭者,在于行军隐蔽且迅捷,绝无可能携带充裕的粮秣。

而现今关中军屯之麦尚未熟,且逆蜀素来自诩仁义,不曾有过破乡邑夺黎庶之粮补给军用等事,粮秣无几之下如何能久留呢?

算算时日,或许他遣兵赶至长安时,蜀军早就退归汉中了。

真正令司马懿犹豫的,乃是让谁领兵赶赴。

并非是无人可用。

而是他打算借着此事,将长安守备夏侯玄变成有名无实。

此竖子不堪大用!

竟临阵而丧胆、见敌便望风而逃!

也不思量一番,正值汉魏争锋之际,他的怯战会给带来什么影响!

试问,出身谯沛元勋之家、夏侯伯仁之后都畏蜀如虎,其他关中将士安能死力鏖战?

关中士庶安能以为魏军此战可胜?

此时,司马懿不想再顾念两家先前的姻亲之情。

反正他长子司马师已然再续弦了、夏侯玄之舅曹真已亡故数年了,且天子曹叡亦不会因此申责他夺权。

大局为重嘛。

不过,能令夏侯玄不敢违抗交出兵权的人选,倒是需要细细斟酌一番。

曾鄙夷夏侯尚为人的军师杜袭,原本是最佳人选。然而,在今岁初时,他便因疾病频发而被征调归雒阳修养了。

护军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