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88章 系一身(1/2)

草色青青,将盛夏的生机勃勃荡漾在大河中奔流北去。

两座偌大的军营相隔在大河两岸对望而落,其中西畔的军营飘扬着汉字旌旗。

从夏初四月进军来至此的魏延,一直都没有尝试过渡河,就连搭建浮桥抑或伐木做些筏子等准备都不曾有之。

如此玩忽,犹如将驱兵来救援当成了儿戏。

但夏侯儒却不敢掉以轻心。

在以往的战事中,他尝过太多次兵败了,怎敢再将汉军等闲视之?

故而,他在此些时日里一直督促着将士不可玩忽,戒备森严的与魏延对峙着,并没有多余的挑衅之事。

因为雍凉都督司马懿的将令,乃是让他遏制魏延渡河来战。

只要阵地不失,他便是功成了。

没必要擅自多生事端,进而催生后悔莫及之事。

然而,郭淮昨夜亲自来会,却是打乱他的部署,令他泛起忧虑。

郭淮将要从鹯阴城塞的后方渡过大河,赶往媪围县鏖战郑璞部,需要他遏制魏延部的衔尾夹击。亦是说,不管是否情愿,他也必须要督领兵马渡河了

毕竟他若按兵不动,彼魏延部绝不会坐失战机。

而且,郭淮督兵而往同样是司马懿的调度,令他没有回绝的余地。

就是心中隐约不安。

他觉得如果稳当一点,郭淮就应该走水泉沙河取道乌水河谷进发鸣沙山。

如果走媪围县, 恐会如汉军所愿——不管魏延抑或郑璞, 汉军近几月的行举太过于诡异了,若是说乃无的放矢,他不相信汉军不会如此劳师动众。

但他也无法断言汉军将欲何图,因而也无法反驳郭淮的推断。

哪怕他声称, 即使郭淮走水泉沙河、令郑璞转道南下与魏延并力来解鹯阴之困了, 他亦可以依仗着完善的防御工事与大河天然之险,将战事拖延到郭淮与秦朗等部回援, 亦无改郭淮与夏侯献的心意。

对, 督领三千乌桓突骑的夏侯献,已然来到鹯阴城塞了。

对这位魏武曹操的外孙、魏国第一位大将军之孙、如今最受天子曹叡器重与亲近的同族, 夏侯儒将宗族日后声势复起的冀望寄托在他身上。

“叔父久镇边陲, 或许有所不知,天子对陇右与凉州之失颇为羞恼,私下常叹若有生之年不夺归, 九泉之下亦无颜见先帝与武帝矣。”

在夏侯儒回绝郭淮意图之时,夏侯献便将他拉到了一侧,耳语了这句话。

这让夏侯儒惭恨莫名。

论凉州之失,他亦在责难逃。

甚至,当年若不是郭淮设谋伏击了逆蜀李严部万余精锐、且上表声称乃他绸缪之功,他如今理应闲赋在家才对。

唉.

罢了。

以将略而论, 我不如伯济多矣。

还是莫以暮气沉沉之念, 扰了魏国中坚之辈的建功立业之心吧。

带着如此念头,夏侯儒最终还是允了郭淮提议。

自然, 他亦不断的派遣斥候渡过大河时刻监视着魏延部的动静,且整军待发,一旦魏延部有异动便渡河迫其不敢追击。

而在大河对岸的魏延现今很有闲情逸致。

并不披着甲胄的他, 正牵着随他征战近八年的良驹,孤身驻足在一矮丘上, 目光有些迷离的看着盛夏时节的草色青青、莺歌蝶舞。

尽作霜然的双鬓、半新不旧的居家燕服, 平时常以肃容视人的脸庞亦柔和了许多, 在加上腰侧不佩剑与斜斜提在手中的皮革酒囊, 令人甫一见了,便会误以为这是出来踏青散心的富家老丈, 而并非戎马半生、重权在握的将军。

或许,猛虎亦有细嗅蔷薇之时罢。

在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