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74章 恩威(1/2)

夏四月。

大汉西出陇西讨南羌(河湟以南的西羌)的战事落幕。

昔日强盛一时的参狼种羌彻底覆灭。

势力强大的部落豪帅,要么被诛杀,要么被大汉迁其族人回蜀地安置,势力不存。而最早投降的小部落,则是被大汉册封官职,岁纳贡品,遣在西顷山一带的洮水流域安置。与参狼结盟的化外钟存种羌,情况类同。

此举,乃是为了南羌的长治久安。

因为大汉无法迁民去占据西顷山及赐支河曲之地。

如果将参狼与钟存的种号变成历史,那么此二地将会被烧当种羌所蚕食,进而催生出一个庞然大物来,更不利于大汉边境的安稳。

毕竟,如今的烧当种羌已然很强大了。

且他们之所以臣服于大汉,最大的缘由乃是以自身之力无法抗衡逆魏的刀锋。

而留下一些参狼与钟存种羌小部落,则是不同。

他们处于势力弱小种,为了生存只得依附大汉。且又见识过大汉刀锋之利,日后绝不敢再冒犯大汉天威。就如昔日陇西诸种羌入寇汉中郡,被板楯蛮杀得十不存一,进而祖祖辈辈皆口口相传“不可南行”的箴言,至今都从不敢再入寇益州。

而无端被卷入战事的化外白马种羌,则是成为了大汉的附庸。

姜维仅以四千士卒的孤军来袭,便让他们偌大的部落丝毫没有反抗之力,亦让他们再度想起了昔日大汉将匈奴追亡逐北的战绩。

只不过,姜维并没有为难他们。

当他们皆请降后,姜维声称自身仅是追击参狼种羌而来,对他们并无敌意。

为证明所言非虚,还当场将他们悉数释放及归还战获;且还以护羌校尉掌羌事的职权,承诺只要他们不犯大汉边境,汉军就绝不会再度踏上阿尼玛卿山脉的河谷流域。

此举,让所有白马种羌豪帅皆感恩涕零。

抑或者说,以鲜血浇灌出来的仁义,更令人倍加珍惜吧。

他们杀牛宰羊,供大汉士卒吃食;且在姜维领军押解战败的参狼种羌族人及战获归去时,还自发让后辈子侄带着贡品随行。

想请求大汉朝廷赐下官职,成为附庸。

嗯,姜维很着急归去。

仅是让士卒休整了两日便启程。

非是不恤士卒艰辛,而是不敢久留。

汉军士卒太少了,又是孤军,而化外白马种羌拥众数万人!

先前以寡胜众,凭借的是出其不意,以及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锐气。

如今战事结束了,汉军决死之心也不复之前。如若久留,孰人知那些白马种羌会不会反悔,再度合兵报仇雪恨?

若是如此,押解着参狼种羌俘虏的汉军,绝对是无法抵御的。

这也是姜维对他们示之恩义的缘由。

如果兵力及条件允许,他早就将这些白马种羌皆押回去,让他们成为大汉的兵源及纳赋税的民户了!

军出而战,本就是求利。

不能占据其土,那就掳民掠物资而归。

不过,恩威并施,效果也不差。

李严与丞相诸葛亮得悉姜维所为后,便遣人来阴平郡,将那些白马种羌豪帅的后辈子侄迎入汉中郡。让他们先目睹了大汉各部将士演武后,才护送往成都接受天子刘禅的册封。且让还承诺了,将会在阴平郡的甸氏道开设搉场,与他们互通有无。

亦让他们对大汉心悦臣服。

在大汉的蜀锦、茶叶、陶器及铁器等物品陆续流入之余,他们不仅成为了大汉战马供应地之一,且还愿意被大汉以物资雇佣的方式遣族人随征。

亦是说,他们彻底接受了大汉的羁縻政策。

至于对他们推行羁縻之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