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09章 虬须(3/4)

摆了摆手,示意他不必恭谨拘束,方问道,“闲暇之际,伯岐不如与我共论军计。且看此戍围防御,如若你为守将,当何如却敌?反之,若如你为来袭的逆魏将率,又如何攻之?”

“将军有问,我安敢拂之?”

顿时,张嶷便神采飞扬,连连颔首,“还请将军缓我观之,且作思虑后,再与将军共论。”

“好。”

冬,十二月。

上庸城墙上,新城太守孟达目视着城外密密麻麻的魏军,满目怅然。

他被司马懿阴了一把。

且是陷入死地,万劫不复的那种。

自六月司马懿驻军宛城以来,频频遣使安抚于他。

如赞赏他镇守东三郡,数年如一日抵御巴蜀,劳苦功高,乃曹魏中流砥柱也。

如声称曹魏不日将再伐孙吴,荆州亦然会出兵,让他继续操劳,镇守好巴蜀与曹魏的边地。

等等。

让他宽解了心思,以为曹魏不会洞悉自身所思,进而没有作准备。

连丞相诸葛亮书信来,让他早日作准备,他都觉得无需着急。因同样镇守在荆州的左将军张郃,并没有勒兵马而动的迹象。

且他一旦让吏民备战,恐被司马懿洞悉了虚实。

然而,倏然之间,司马懿便遣人来,催促他入雒阳述职。

入雒阳,则不得归。

不入,则会被司马懿以不听调度为由,断定他有贰心,率军来讨。

无奈之下,他被迫提前举兵。

当日,他尚且以为,有万余兵马的自身,倚仗上庸坚城,以及巴蜀的援兵,可高枕无忧。

因宛城距雒阳八百里,而上庸距雒阳一千两百里。

司马懿若率军来讨,先上表雒阳请诏令再督各部兵马来,至少耗时一月,他早就作好迎战的准备了。

且上庸城依山而筑,三面被沔水环绕。

城下沔水之处,尚有木栅栏修筑的“白马塞”,可遏住从荆州逆流而来的水路。

其易守难攻,有些类似于襄阳城。

纵使敌来五倍攻之,亦无俱之。

昔日他引夏侯尚及徐晃,攻破是时驻守上庸的刘封,还如此嗤笑:“封、耽据金城千里,而更失之乎!”

哪料到,今日他竟亦沦为笑柄。

司马懿率军入驻宛城时,便是带着曹叡“孟达若反,卿可伐之”的诏令,无需再度上表。

且,他并没有调动张郃部。

乃是一直让张颌部按兵不动,来迷惑自己。

暗自调遣了荆州从事州泰,早就领兵马蓄势以待,与遣来催他入雒的使者,同时出发前来上庸。

州泰,乃南阳郡人。

少有名声,深谙军略,且勇猛过人。

在司马懿驻宛城时,常被刺史裴潜所遣,至宛城禀报军务。

亦因此,才能被司马懿赏识。

深谙荆州地形的他,被司马懿委任为先锋,暗中领军两千,一路疾袭上庸而来。

东三郡四百里崎岖无比的山路,仅用了五日便赶至!

是时,孟达正带着士卒及民夫,修缮遏制水路的城外白马塞。

州泰骤然兵临,大肆鼓噪而攻,驱赶着民夫倒卷冲塞。

孟达猝不及防,且出城修缮防御工事的兵卒本就不多,无法抵御。

无奈之下,只得放弃白马塞,领兵退回了城池内固守。

亦让沔水河道畅通之下,后方随之而来的司马懿本部大军,得以舟船运送粮秣辎重,仅用八日便从宛城,带着无数攻城器械赶至,将上庸城池团团围住。

来时之速,仅容孟达遣使赶赴汉中,求丞相诸葛亮发兵来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