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卷 神州飘摇 第五十六章 借话说事定陆军(2/3)

支朝廷常备之军?”

“太后英明!”和珅连声赞道:“此三军多年征战,可为精锐。长毛一旦灭后,常备之军由三军精华重组是再好不过了。更何况,如今三军加起来足有六十多万之众,一旦全部裁撤,必然会引起军中怨气,倒不如取之精华整军,把他们约束起来,也好使他们继续为国出力。何况,三军都是乡勇起家,如只裁湘军一家地话,不免寒了有功之臣的心……。”

和珅这些话说出后,慈禧也忍不住默想了起来。在慈禧心里,裁撤湘军只不过是第一步,等湘军裁完后,她第二个动手的就是淮军,另外就算新军她也不会轻易放过,但看在和珅面上不会做的太过分。但和珅这些话说的也很有道理,一个国家没有一支常备军队是肯定不行的,八旗绿营是什么料,慈禧心里也明白。不要说拿这些军队去和洋人打仗了,就连太平军都打不赢。

一旦把三军全裁了,国家的军事实力就会一下子虚弱很多,这对刚即位地小皇帝明显不是件好事。况且,三军多有战功,眼下又没半点反叛之意,要是真动起手来,的确是寒了有功之臣的心。咸丰去世还没多久,小皇帝在朝臣中威信又不高,现在还是两宫垂帘,国家政局并不稳定,关于这一点,慈禧也不能不做考虑。

和珅决议新建6军的计划早就想好,只不过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时候向两宫太后细说。今天既然慈禧旁敲侧击地说起裁军一事,和珅也就顺着这话把新建6军的意思给讲了出来。

慈禧并不是个一点都不懂国家大事的女人,在替咸丰阅折的那些日子,聪明地她早就悄悄学了不少,只不过在大局观上远远不比和珅这些人把握的好。其实从根本出,她考虑的裁军一事也是人之常情,既是为了她自己和皇帝儿子着想,同样也是想让这个国家避免再次战乱。

可和珅现在这么一说,慈禧倒有些犹豫起来,细想之下觉得自己当初所考虑的有许多地方不像和珅这么周到。权衡利弊,和珅这么做是最好的选择,既能解除忧患,又能保存国家实力,另外还照顾了那些有功之臣。

“中堂提议的好,哀家觉得如此做甚是不错,等长毛灭后,如各方主动上折裁军,就照此办理吧。”

不过话到嘴边,慈禧还是留了个心眼,皇家是不会主动去做这个恶人地,裁军的建议只能由臣子自己提出,而留其精锐的恩典就留给皇家了。慈禧这么说,也是给和珅一个暗示,让他到时候和那些实力派打个招呼,让这些人知趣地上折子。

对慈禧的这想法,和珅心知肚明,连连点头。等这个事了后,慈禧又随意说到了当前朝政,问了和珅一些军机处和总理衙门的问题。

“新皇即位时日还短,如今与长毛战事又在紧要关头,奴才这些日子不仅要处理各处政务,更得与西洋各国交涉,免得再有英人之事生。”

“中堂真是辛苦了。”慈禧叹了声,问道:“眼下军事由谁负责?是否是中堂亲领?”

和珅笑着摇摇头:“太后,奴才与兵并不擅长,所以处理的只不过是平常政务和外交之类,要不就是帮着恭亲王搞搞后勤粮草。军机处的军务由恭亲王主领,恭亲王文可治国,武可安邦,由他出面,倒也省了奴才不少心。”

其实这些年来,和珅虽然对军事还是不太擅长,但身边那些知教好友,甚至几个部下全都是军事大家,耳闻目睹之间也学到了不少。他故意不插手军事,主要还是行韬光养晦之计,以此为托词,免得慈禧等人认为他想学肃顺,总揽朝政。

果然不出所料,当慈禧听他这么说后,满意地笑了起来,同时又半真半假地说道:“其实中堂不必过谦,哀家倒觉得中堂对兵事也不是全无不知,当初英人兵逼京城,要没中堂力挽狂澜,哪里还有如今的繁华?”

“太后不知,当初与英人交战,奴才只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