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神州飘摇 第六章 殿前论皆说有理(3/4)

颇老,卓而不群,一向难以拉拢。难道自己看走了眼,这个朱凤标是恭亲王奕訢的人么?和珅忍不住向不远处地奕訢望去。

没想到,奕訢也正向自己望来,表情中也是一片茫然。看来朱凤标这些话的确是出自他自己地见解,并以个人立场来说的。

一直以来,和珅总觉得朱凤标虽然是圣人之后,但见识并不太高,没料到今天让他大吃一惊,平日里不显山水地朱凤标居然还有这番见识。

这时候,军机大臣匡源也站了出来,表示赞同朱凤标的建议。但杜翰却极力反对,和匡源打起了嘴仗。

“既是外务,以理藩院出面不更为合适?至于匡大人说的内务等也可由礼部接手嘛,这么一来不比新建一部容易得多?”

“正是!正是!”都察院左都御史周祖培笑眯眯地跑了出来,连连点头。

而理藩院那些人听了杜翰这句话也是眼睛一亮,像抓到救命稻草一般连连称事。

“不妥!”匡源虽说是肃顺一派,但为人公正,而且与和珅接触颇深,加上自己又是军机大臣,对朝政看得比较透彻,当场反对道:“理藩院不善外务,于大人游历各国,由他处理外务是最恰当不过的。如果皇上能让于大人兼任理藩院尚书一职的话,倒也不失一个好办法。”

“于景和当尚书?这不要我老命么?匡源!你难道与老子有仇?”谭廷襄一听就急了,现在理藩院地尚书是倭仁兼着,实际上地权利都掌在谭廷襄手中,要是和珅来兼尚书哪里还有他混的地方?看着匡源,谭廷襄气的差一点儿喷出火来,肚子里忍不住暗暗大骂。

这事越论越乱,差不多满朝文武都牵扯了进去,说好、说坏,赞同、反对的什么都有,整个朝堂乱轰轰的就如井市之地,看的咸丰大皱眉头。

“够了!”咸丰高声说道,下面人顿时全闭上了嘴,鸦雀无声,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

“尔等都是朝中重臣,吵吵嚷嚷的成和体统!”咸丰不悦地训斥道,接着皱着眉头,直接指着一直没开口地肃顺说道:“肃爱卿,你说几句吧。”

肃顺冷眼旁观多时了,见咸丰按着商量好的点他的名,连忙走出人群向他叩行礼。

“皇上,以奴次愚见,各位大人说地都有道理。不过……奴才受皇上大恩,暂据军机之位,如今洋人事务地确处理不妥,给皇上与大清带来不少麻烦。由此来看,整合外务迫在眉睫,理当尽早办事。但奴才又觉得,理藩院官制同六部,亦入议政之列,整合起来颇有难度,不论是以礼部为主还是以理藩院为主都有厚此薄彼之嫌,未免伤了臣子心,也有伤皇上之仁德……。”

肃顺这叫两面光,话说的滴水不漏,听地众人都感叹非常,尤其是咸丰坐在宝座上微微点头,看来非常满意。

和珅这时心里却有些狐疑,朝前恭亲王奕訢警告他的话一直在耳边回响,刚才众人辩论的时候他一直悄悄留意肃顺,可奇怪的是肃顺站在前排闭目养神,仿佛周围生的一切与他无关一般。

本来和珅还以为自己有些多虑了,刚放下一颗心来,现在见到咸丰点名让肃顺说话,而肃顺又说出这番道理,一下子警惕起来。

如果肃顺与别人一般赞同,或者反对,和珅都不难猜出他的意思,但没想到肃顺这些话只表明了其中难处,一点都不说究竟该怎么去做,反而让和珅感到不安。

“肃爱卿,你觉得如此处置才恰当呢?”

咸丰这句问话一出口,就连和珅也忍不住竖起耳朵仔细听肃顺的回答。只见肃顺面无表情地向咸丰跪下,叩而道:“奴才左思右想,总觉得此事两为其难,奴才愚笨之极,一时间也想不出法子,皇上乃圣明天子,非我等可及,奴才斗胆请皇上乾坤决断!”

(周末快乐,大家别忘记随手推荐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狗官】最新更新章节〖第四卷 神州飘摇 第六章 殿前论皆说有理〗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101/101936/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