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三卷 风雷九州 第三十九章 推心置腹送大礼(3/3)

“这是调令,季高请看……。”和珅笑着站起,从书架取出几张纸来,递给左宗棠。

左宗棠将信将疑地接过一瞧,只见上面写得清清楚楚,从即日起,上海一万乡勇调属江苏巡抚衙门,另有详细地装备清单附录其上,上面盖着两江总督、督办团练大臣的印,并有奏折报兵部存档。

“君实兄……如此大礼……。”这下,左宗棠那里还有半点怀疑之心,心情激动地站起,捧着这份调令一时间连话都说不出来。

“你我兄弟之间,不必如此……。”和珅淡淡笑道,拉着左宗棠坐下:“季高兄,当年你我同赴上海之事还记得否?”

左宗棠点点头,眼中露出追忆的神色,微笑道:“当然记得,正有当年一事,才有我左季高如今的眼界。要不然直至今日,或许还只是一只井蛙而已。”

和珅也点头笑道:“正是!我尤其记得季高兄滞留上海,为的只是要研究西方大家的兵书。而且到京后,那副欣喜若狂之态,景和也是记忆犹新啊!这么多年来,季高兄潜心研究,早就汇合中西,成就一代兵家了,光看你带来地那些新军,就比我费尽心机练就的乡勇强太多了。”

左宗棠惭愧地摇摇头,谦虚了几句。

和珅接着推心置腹地说道:“你我多年好友,今日所谈都是些心里话,其实也不瞒季高兄,把这些送与季高兄,说不心疼是不可能的。”和珅笑了笑,继续说道:“在这些乡勇身上,景和这些年可下了不少心血,季高兄懂兵,当然清楚从人员挑选、训练等等,哪里是一朝一日就能成的?况且这上万支洋枪,虽然大半是制造局所制,但你可知道,制造局制出这些枪来,其中又有多少艰难困苦?”

就像是一个慈祥的父亲,看着自己从小养大的爱女就要出嫁一样,和珅既是感慨又有些心中不舍:“人人都言,有此精兵长毛何足道哉?可惜的是,对兵事我并不懂,虽手下有刘铭传等将才,却无法给予他们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两军对垒,凭的不仅是军队士气、装备,还要凭领军者的才能,和为帅者地眼光。在政事上我是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但在军事上却远远不及季高兄。自前些时候苏州一战后,我就看清了这些,觉得与其把这些精兵放在我这个无能统帅手中,还不如把他们交给季高兄,相信季高兄断然不会让我失望……!”

和珅这些话说地有情有理,让左宗棠感动不已。有如此良友,夫复何求?和珅送给他的不仅是一万乡勇,更是一份真挚和信任,左宗棠本就是一个面冷心热,看重朋友地人,和珅用心来对他,他如何不会把心来对和珅?

当下,左宗棠暗暗决定,虽然和珅把这些乡勇全部交给了他,但他却只是名义上接收,并指挥他们,实际的归属依旧是和珅的,等有朝一日,他左宗棠要把这些,包括立下的功劳还给和珅。

左宗棠是这样想的,那和珅又是怎么想的呢?

和珅推心置腹的那些话并没有半点虚假,确实是他考虑再三后做出的决定。不过,他还有一件事没有告诉左宗棠,那就是英国人在暗中勾结法国人,准备向朝庭提出修约的要求。

从现在国际形势来看,英、法两国因为困于欧洲的情况,暂时不会对中国妄动兵戈,但过几年后就难说了,以英国人贪得无厌的性格和法国人自傲狂大的脾气,难保不会再来一次战争。所以,和珅必须尽快平定国内的叛乱,打败横在江南与京城之间的太平天国。正也是出于这个原因,和珅才决定把有今亮之称的左宗棠推上去,在后面给予他最大的帮助,来完成这个目标。

(我汗!因为有事,所以写完没细看就出来了,出现了点错误,感谢各位提醒,现在修改完毕)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