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饱暖之思(2/3)

日,但只要不搞什么横穿,苟着过来,还是勉强能够生活的。

林钟期就这样,无聊地在扶桑待了大半年,他还降服了周围的一只土著部落——这只部落开始想要袭击他们,结果这些拿石头木棒的瘦弱人口岂是装备精良的船员对手?更何况希银极有先见之明地在船上放了几个捕奴、咳,是招揽少民的能手,一番暴锤后,再给他们吃点大米,便让全成了希银的手下。

于是在经过一番鲁宾逊那样的开辟田地,捕鱼打猎后,做好准备的他们就开始挖掘银山。

这是少见的富矿,修出水车,借水力碾碎矿石,再用灰吹法,将经过挑选的矿石砸碎的放入炉子,覆盖木厚木碳,烧上两日,等烧碳和矿烧成一团,这这石矿团放入溶化后的铅水炉里,再进一步熔炼成银铅合金。

最后用焦炭,把银铅合金再熔炼一次,出来的便是银。

这种吹灰法是后世改良过的,产量远比古代的办法高,加上希银不断运来的焦炭,所以,半年下来,林钟期差不多积累了十六吨白银,就等希银大佬用船运回去了。

按大佬的说法是,五月之后,夏秋的黄海不好惹,等到冬季风浪小了,再一起运回不迟,他已经给女神上过密信了,到时可以把银直接运到渤海郡港口,产值都算他们这队的。

林钟期叹服希银老大的算无遗策,保证一定完成任务。

-

公元312年,是几乎可以说是北方爆发的一年,虽然在魏瑾夺得北方时,周围的势力都知道她治理地盘的能力高超,但却是真的没想到能高到如此地步。

不过一年的时间,整个幽州的变化,可以说天翻地覆。

大量隐藏在士族坞主治下的僮仆逃亡,变成了在编户口,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税赋暴涨,商业与农事都开始了盛世一样的复苏——这其实很好理解,在各种士族治下时,他们的生命财产都属于主家,活干的好不好,都吃那份东西,日子也没什么盼头,自然将就应付着种田、做事。

但魏瑾治下从不苛税,农人们分到自己的田后,发现种的多,自己得的也多,那效率就完全不是同样的效率,而这些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先前她治下的渤海郡,就因为说到做到,加上支持造船捕鱼业的发展,让渤海成为了人们口中的富足之地,名传四方,这才能在后来获得幽州时,得到基层百姓的期盼。

而在开展活动后,北方矿产、冶炼得到巨大的发展,粮食丰收,人口也再度涨了一波。

十一月时,魏瑾计算着各地的,一时都有些被惊到了。

“我要不要多多展开这种活动啊。”她几乎要捂胸口了。

单秘书斜了她一眼:“当然可以,只要你接得住。”

魏瑾缓过神来,终是恋恋不舍地摇头:“不行,这次差点没接住。”

这一年来,她才是最累的一个,那些个秀儿秀起来没玩没了,但中间搞出的事情,还是她来接盘,比如辽东的希银,是她亲自去信太守李臻,要求他帮助镇压高句丽,同时为他提供大船,才撑的一只能远到扶桑的船队,否则早就被朝鲜半岛的人黑吃黑了。

而其中的利益出让,当然也不会少。

再比如南方的肝娘,广州虽然偏远,但北方这么大颗钉子打下去,南方简直像被捅了菊花,王敦甚至准备在平定荆州后就去广州,是她及时动出让利润,说动南方的权贵,才让王机和肝娘能够平安地建立港口——如今南方的海商队都是南边顶层权贵支持,最大的利益方就是王敦王导个控制东晋的权臣。

魏瑾表示是需要接待西洋船队,这才让他们暂时放下心来,她也想过让船队来渤海通商,但这不现实,广州到北方渤海近三千公里的海路,大半都在东晋的范围内,这部分利益不让出去,跟本不可能有平安的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